应我院李思亮教授邀请,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黄邦钦教授于5月23日下午给地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西太边缘海浮游生物群落演变及其对生态系统储碳的调控》的精彩学术报告。
黄邦钦教授首先跟大家分享了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研究框架以及目标和规划,为我院建设环渤海地球关键带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随后黄邦钦教授就海洋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格局和浮游生物群落对生物泵的调控三个方面开始了此次学术讲座,黄邦钦教授首先介绍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储碳类型以及海洋生物泵与POC(颗粒有机碳)的输出途径,然后对东海和南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和演变格局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并用GAMMs模型预测了全球变暖以及富营养化情景下东海硅藻和甲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最后利用了南海和东海POC(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以及陆架-陆坡-海盆区浮游植物不同类群的沉降特征揭示了边缘海不同生态系统(陆架-陆坡-海盆)群落结构对储碳的调控,讲座结束后黄邦钦教授与地科院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黄邦钦于1999年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成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IGBP委员会GLOBEC–IMBER工作组成员、全球海洋生物普查计划(CoML)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水环境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藻类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