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于文强教授主持,陈奎生教授致辞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早筛,各种常见肿瘤也有筛查的办法,但方法还很有限,特别是对肿瘤高发区域、高危人群的筛查是重中之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需要医研企更好的合作。
本次座谈会于文强教授精心准备了十个方面的问题:
1)肿瘤早筛,如何早,早到什么程度?
2)肿瘤筛查,DNA甲基化Vs基因突变,如何选择?
3)肿瘤筛查标志物,多位点Vs单位点,如何取舍?
4)肿瘤筛查方法,NGS,qPCR,ddPCR 的应用场景?
5)如何科学的判断肿瘤筛查临床数据,破解“王婆卖瓜”的尴尬?
6)肿瘤筛查到底有没有用,如何科学精准选择检测人群?
7)肿瘤筛查科学定价,到底多低算便宜,多高算贵?
8)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企业如何平衡?
9)肿瘤早期筛查,如何看待漏诊和过度检查?
10)理性看待肿瘤筛查,科学防病还是贩卖焦虑?
与会的医研企专家围绕这些问题畅所欲言,专家们表示一是对肿瘤的恐惧和对治疗的绝望造成了大家谈癌色变,早筛意义重大,但现实非常不乐观。二是早筛领域存在一些瓶颈,被NCI推荐的早筛手段仅仅只有四种,临床早筛五字诀“体验影镜理”,手段也很有限,而且已有的早筛方面标志物绝大部分是国外研究发现的。三是因技术限制,早筛标志物敏感性或特异性不足,胃镜肠镜等早筛手段依从性低。四是现在国内肿瘤早筛领域发展迅速,呈现万马奔腾的局面,但没有领头,大家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直面问题的同时,医研企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解决社会面对的问题,解决患者面对的问题是早筛领域发展的强大内驱力,而且肿瘤早筛赛道足够宽阔,大家有充足的空间练就绝活,加强医研企合作是早筛领域发展的沧桑正道。
与会的多家企业介绍了在早筛领域的独特技术,如单DNA甲基化靶点针对泛癌种检测的新技术——Me-qPCR,Apo10、TKTL1定量评估全身肿瘤组织病变水平,特别适用于癌前检测和早癌筛查,获NMPA批准的LAM-Helio VICTORY中国临床试验项目设计和相关数据。
从事基础研究的慈维敏教授也特别分享了课题组基于中国人群开发的尿液游离DNA和尿沉渣DNA低覆盖数据的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特征筛选算法,可以实现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溯源,具有很高的转化价值。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与会各位医研企专家分享和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感觉非常有成效,意犹未尽,并将于9月9日召开“早筛检测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第二场线上直播,期待您的收看与讨论。专委会将继续组织系列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不打广告、不吹成绩,以问题为导向,邀请肿瘤标志物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及企业专家一起剖析问题,碰撞解法,并推动更深入的合作。
系列座谈会活动由肿瘤标志专委会办公室梁婷和杨琼瑶组织,欢迎更多企业和我们联系,选择参加活动的主题!期待后继场次更多精彩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