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坚定雕刻的决心
“小时候家住农村,平时最喜欢看的就是各家的牌匾和雕花家具,迷着呢。家里打扫卫生,我就把那些从床底下、墙旮旯里找出来的废木头当宝贝,干完活就抱着它们到一边去凿呀刻的......”王海伟对雕刻有着一种天生的喜爱,王海伟爷爷辈的老人里曾出过“细木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雕刻牌匾的手艺人,从小呆在爷爷身边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雕刻艺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海伟的这种爱好愈加浓烈。90年代初,他进入昌邑市水产局工作,空闲时间几乎全部用来钻研雕刻。雕刻艺术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和书画功底,他就来个后天补拙,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书法绘画。雕刻资料和工具匮乏,又没有专业老师指点,刚开始学习木雕的他遇到了不少难题。“当时别说没有老师,在潍坊连专业的雕刻工具都找不到。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经常到浙江一带出差,那边是‘雕刻之乡’,各种工具资料不少,我就省吃俭用,一点一点地凑钱买,前后花了近万元。”王海伟说,“出差在外,没事时就爱一个人去看那些老师傅们是怎么做活的,有时趁人家休息聊上两句,请教请教。”凭着这股执著劲,王海伟的雕刻技艺进步很快,在当地渐渐有了些名气。1997年,王海伟带着木雕作品来到济南参展交流。初出茅庐的他凭借着灵性飞扬的作品和扎实的基本功,引起了山东省书刻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王玉殿的关注。在王玉殿的悉心指导下,王海伟进步很快。面对老师对自己成绩的肯定,王海伟更加坚定了学好雕刻的决心。
努力钻研,
辛苦但充满成就感
历经“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探索,如今,他的木雕、木刻作品已逾30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大型木刻版画《孔子与七十二贤》,创意木刻《天下第一福》《青龙白虎四象图》,木雕《宫灯》,浮雕《梅兰竹菊》,镂空雕《龙凤呈祥》等。
王海伟两只手皮肤粗糙,老茧很厚,手掌和手指上还有着一道道口子。“木雕成型看着很美观,但是要完整地刻出来,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王海伟说,要一次性完整地完成雕刻不出差错,深厚的功底固然不可缺,但对于字数的安排、字体的大小、花纹的布局等细节的把握才更考验功夫。尤其是木雕的花纹、图案,稍有差错就会造成整体不美观,只能以失败告终。
为了完成雕刻作品,每天工作十几小时都是常态。雕刻虽是个辛苦活,但每当他看见一块块木板在自己的精雕细刻下成为美观的作品时,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
紧跟时代潮流,
让传统艺术在创新中绽放新光彩
近些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家庭、酒店、风景旅游区随处可见精致的木雕作品,老百姓对精巧的木雕摆件、木制家具也开始了新的追逐,为了让自己的雕刻技艺日趋精湛,造型艺术日臻完美,王海伟一有时间便出去参观学习,汲取更多的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我打心眼里喜欢雕刻艺术。传统雕刻一般是专精一种手法,我因为爱好,便尝试着学习运用多种手法,所以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就有了一些特色。现在如果有人问起我,一般情况下我都说爱好的是刻木,而不说雕刻了。”王海伟笑着说,“我的创作原则是‘尊古而不泥于古’,让传统艺术在创新中绽放新的光彩。”
从事民俗文化、民间手工艺30余年,博采众长,遵古而不泥古,在传统木雕、现代刻字、木版画、宫灯等民间艺术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普通的木头在王海伟手中被赋予了生命,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树蔸根藤点丹青,胜似羊毫走蛇龙。世无枯木不可雕,天生诸材必有用。”
责任编辑: